國務院昨天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21-09-15
作者:
瀏覽量:
162
3年內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用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8500億元均為增量,并拆分為3000億元、3000億元和2500億元。
政府投入主要在三大類:用于醫保補助即補助城鎮居民和新農合等參保,約3900億元;公共衛生約600億元;而各類醫療機構將迎來4000億元投入量。
普藥和基本醫療器械將是未來3年醫改的最大受益者。
經過5個多月公開征求意見和修訂,國務院昨天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新醫改方案最終稿),根據新出臺的醫改方案,未來3年,為支持醫改五項重點改革,各級政府需要投入8500億元。這是新增加的一筆巨大的投入。
8500億元的投入無疑是此次醫改方案中最吸引眼球的部分,這筆投入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用于醫保補助即補助城鎮居民和新農合等參保約3900億;公共衛生約600億元;各類醫療機構約4000億元。有分析人士認為,3年8500億元的投入應該是一個基數,實際數字可能超過預期。
除了財政投入,此次醫改方案顯示了政府穩步逐漸加大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的態度。對于醫藥制造、零售和醫療服務等方面,醫改所帶來的機遇和影響不盡相同。
醫藥制造業:暗藏機會
醫改方案中提到,要“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基本藥物目錄遴選調整管理機制和供應保障體系。”
對此,全國首個具有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的B2B公司杭州珍誠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少華認為:“新醫改大力推行的社區醫療必須100%使用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因此,首先受惠的醫藥制造企業將是那些具有基本藥物目錄生產批文的企業。不僅如此,方案中還提到國家將對基本藥物實行招標定點生產,這意味著即便有了批文,還得拿到定點生產資格。”
他認為,基于上述因素,大型國有藥企在這一輪的醫改中將迎來最好的歷史發展機遇。同時,那些進入基本藥物目錄,又具獨家批文的制造企業,更是此番的大贏家。“而由于基本藥物的放量,客觀上也會對未列入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產生一定的沖擊。因此,未來還有可能出現定點生產企業訂單量大,自己生產能力跟不上,從而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擴大生產能力,最終出現行業集中度增加的情況。”汪少華向記者表示。
不少有實力的制藥企業也認為,對于他們而言,新醫改無疑暗藏機會。
“這意味著國家對藥品管理的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同質化的產品將會缺少競爭優勢,而有品牌的產品競爭力會得到凸顯。”華立集團分管醫藥的副總裁趙江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說。
華立集團旗下擁有華立藥業(000607SZ)、昆明制藥(600422SH)、武漢健民(600976SH)3家醫藥上市公司,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的生產和研發領域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同時,還擁有包括“龍牡壯骨顆粒”、“健民咽喉片”等在內的名牌藥品。
正因為在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在趙江華看來,這一次的醫改“對華立是一個利好”。“目前我們已有四、五個產品在申報國家基本醫藥目錄了。將來審批下來后,這些藥品的銷量將會有更大的提升。”趙江華說。
由于對醫藥業前景看好,近年來,華立集團在醫藥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旗下醫藥企業的業績也不斷增長。以武漢健民為例,據2008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08年年度凈利潤預增100%。據了解,在良好的業績回報和醫改利好的背景下,2009年華立集團還將加大在醫藥方面的市場和品牌投入,“尤其在基本醫藥目錄定點生產資格等方面加強工作,同時控制成本,提升質量,增強影響力。”趙江華告訴記者。
醫藥零售業:撲朔迷離
不過,同樣是面對醫改方案,醫藥零售企業的命運似乎更加撲朔迷離。
對于改變公立醫院傳統的“以藥養醫”模式,有知情人士透露: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落點”放到改革藥品加成政策領域,即取消15%藥品加成政策。而醫院由此減少的收入或形成的虧損,則通過三種途徑解決,即增設藥事服務費、調整部分技術服務收費標準和增加政府投入解決。
其中透露的一個直白的信息是:隨著“以藥養醫”逐漸改變,公立醫院的藥品價格將可能有較大幅度的下調。對于醫藥零售業而言,這勢必產生一定的沖擊。
“以我們公司為例,我們有些藥房就設在醫院旁邊,生意還挺好,原因就是許多病人嫌醫院的藥貴,看完病直接拿著處方到藥店買藥。”尖峰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原杰說。而一旦醫院的藥價與零售藥店相差不多,病人很可能會選擇直接在醫院配藥。
對此,杭州華東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應杰也對記者表示:醫改方案出臺后,公司內部常常開會討論,研究醫改對醫藥零售業可能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由于杭州市醫保開放,杭州華東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在去年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銷售額增長30%左右,利潤增長則達到40-50%左右。“醫藥行業這幾年本身也存在一個慣性增長,每年基本可在10-15%上下。”應杰說。
對于醫改,他認為,盡管可能會有一些沖擊,但是隨著“醫藥分業”,其中也蘊含著不少機會。例如,公司如有機會進入醫院體系,可開展一些藥房托管等業務。“不過,由于相關的具體政策還未最后出來,現在來進行解讀還為時尚早。”應杰同時也表示。
持類似看法的還有金華九德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乾鳴:“實行'醫藥分業’,總的來說應該對醫藥零售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由于政策沒有具體出臺,對下一步的情況還很難預計。”
“在保障基本藥物供應的前提下,能有卓越的基本藥物之外的產品營銷和盈利能力,是零售企業在這輪醫改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否則光靠基本藥物零售是難以盈利的。”汪少華認為,“不過,雖然醫改會推動零售業的整合和產品結構的調整,但無論如何零售行業都將占據整個藥品銷售份額30-40%。”
毫無疑問,最終能勝出的一定是有準備的藥品零售企業。同傳統的醫藥零售企業不同,珍誠醫藥網依托電子商務,多年來一直從事基層醫療機構和零售業服務,作為全國首家、浙江省惟一一家有合法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的B2B網站,在營運理念和服務觀念上走在了前列。
隨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醫改帶來的將會是一個日益龐大的醫療終端,同傳統的零售模式相比,電子商務無疑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汪少華對珍誠的未來“充滿信心”。
醫療服務業:獨辟蹊徑
醫改方案出臺后,眾多分析師認為,由于歷史欠賬較多,預計國家將在社區和農村醫療基礎設施上有較大投入,8500億元中可能有很大比例會投在這一領域。因此,有充分理由看好基本醫療器械未來的發展。
然而,與基本醫療器械未來的良好前景不同,主要面向大醫院的大型醫療設備很可能擁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未來。對此,一位從事醫療器械融資和租賃業務的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醫改的深入,醫院在進行大型設備采購等方面環節必然將更加透明、公開,審核制度將更趨嚴格,這些因素將會影響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同時,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行設備采購,將使一部分小的供應商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而在醫療服務領域,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浙商》采訪時認為,大的公立醫院在社區分流,藥品取消加成率,醫藥分開等大背景下,應通過發揮其高端醫療的不可替代性,同時建立自己專業、特色的診療,在充分運用國家允許提高診療費、增加藥事費等手段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和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私立醫院走特色化、專業化的路子,則是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
通策醫療是第一家在境內上市的提供醫療服務的公眾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口腔醫療連鎖機構。董事長呂建明向記者表示:“醫改肯定會對醫療消費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接下來醫療服務行業的大環境更好,例如在推進醫院的并購方面會更方便,影響是比較積極的。”事實上,通策醫療在規模擴張過程中,并購是非常重要的擴張途徑。
對于民營醫院的發展,呂建明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民營醫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綜合性的民營醫院,跟公立醫院相比,目前還處于一個弱勢地位。但是市場是細分的,關鍵在于怎么去定位。”
不過,呂建明同時也表示:“醫改的影響反映到實體經濟上還有個過程。”
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
Recommended news
推薦新聞
——
暫無數據